油彩与墨彩如剪刀两面锋刃
出自: 发表时间:2009/7/8 9:32:26 点击率:1427
吴冠中曾说:“油彩与墨彩,如剪刀的两面锋刃,愿剪裁出时代新装。”在昨天开幕的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上,运用这把剪刀,加上选用各式材料,艺术家们为“新中国成立60周年”的宏大主题,剪裁出了410件式样新颖的时代新装。 如果有人问起雕塑的种类,你或许能报出一连串:木雕、石雕、骨雕、漆雕、贝雕、根雕、冰雕、泥雕……但在本次展览中,有些雕塑却很难将其归类,因为它同时运用了多种材料。韩子健的《古典风景》是由两尊人物雕塑和一张桌子构成的一组群雕。两位“古人”的塑造手法虽然抽象(远看像两座假山,近看方能看清人物轮廓),但他们身上随处可见的几乎要掉下来的小石块,让其石雕的身份一目了然。相比之下,桌子的构造就要复杂得多:桌腿是废铁做的,锈迹清晰可见;桌面则由水泥制成并坑坑洼洼地镶嵌着各式毛笔和砚台,摊在其上的书本待翻动时才发现是钢雕的。傅雨禹的《城市棋局》干脆让雕塑从“手工制作时代”进入到了高科技时代。它俨然是一个电子产品,整个雕塑被玻璃围起,接上电源后,代表城市交通标识、线路的棋局熠熠生辉。 材料选用上的创意同样出现在绘画作品中。“翟志刚完成首次太空漫步”、“‘5·12’大地震举国哀悼遇难同胞”、“第29届奥运会开幕”……几乎看不到多少油彩、墨彩的痕迹。季晓炜的《中国2008》神奇地将2008年发生的大事件收罗其中。他没有在画布、纸上作画,而是将各种各样的报纸层层叠叠地拼在一起。这样,报纸既是他的画纸,报纸内容也自然而然成了他画作的内容。画家用油彩、墨彩处理了报章间的明暗关系,其对比度成为内容在意像上的某种升华。同样的方法还被贺昌娟移植到了作品《逝去》中,她对报纸做了烧焦处理,让报纸上的内容若隐若现。由此,时间的实在性和虚无感被激发了出来。
|